预约上门

400-1088-576

品牌洞察

弃“文武”留“东西”,历史文化品牌之殇

  • 2020-09-15 10:26:00

  文武并蒂花落,城南往事如烟。

  7月1日,国务院批复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东城区;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西城区。这就是被戏称为“不要文武,只剩东西”的北京四城合并方案。一石激起千层浪,无数崇文、宣武的老居民哀婉之声不绝于耳,甚至在崇文区菜市场被拆迁的前一天,人们纷纷取下商品的价格标签留作纪念,以此悼念失去故居城区的不舍之情。

  合并的利弊我不想赘述,只谈谈合并以后的取名问题。合并之前,北京的区划为十六区两县,城八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郊八区包括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两县指的是密云县和延庆县。这其中只有东城区、西城区的名字显得没有文化。否则,为什么不来个南城区和北城区呢?

  崇文区、宣武区的形象,一直是被作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区别于北京其他地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但近几年北京的城市建设让很多老北京坐标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如今又废弃崇文、宣武,代之以冰冷化、行政式的“东城、西城”称谓,无疑令人有种失去归属感的心寒。

  然而按照官方说法,城区合并将有利于推进区域均衡发展,通过核心区行政区划的合并调整,有利于对现有的空间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推进南北均衡发展。但问题是北京乃至全国的核心区行政区划改革标准远远不能以空间大小来尺量,小区域未必就不能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调配,大区域未必就能够兼顾到所有资源的整合利用,更不能因为东城西城在经济上相较崇文、宣武发达,就可以借用纯物质的商业手段入侵了历史文化领域的“文武之地”。核心区行政区划改革应更多的从一个区域的文化、品牌和历史传承的角度去考虑,物质的繁荣绝不应搭建在文化的尸骨上。这种旧城改造,必然会造成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的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亡。我们一方面在全球大建孔子学院,一方面在肆意挥霍身边的历史,这种南辕北辙的做法实在令人揪心。

  这也让我想到若干年前那场劳民伤财,令人哭笑不得的大学合并,北京医科大学、中央工艺美院等一大批在各自领域享誉全球的名校因为扩大规模的需要而被合并。时至今日,很多学校并而不合,新的大学品牌没有建立起来,各自老的品牌已经消失殆尽。个别地方的高校因为长期不能融合已经被迫各自独立了,不知道是否会引发一股大学分拆潮?试问一句,大就一定好吗?

  再者,核心区行政区划改革是否也应该如“城区自来水调价听证会”一样,在进行城市区域改造之前面向北京居民举办“核心区行政区划改革听证会”呢?在大笔一挥破土动工之前先听听老百姓的民意,有关部门能够严肃对待来自基层的声音,调研下民众的意愿,并合理化地借鉴与采用呢?毕竟宣武、崇文不只是少数人的“文武二区”,南城中的宣武、崇文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仅仅是个居住的地方,更多的已融入进他们的生活,成为一个精神符号或是一段莫名回忆。

  在百度贴吧一项调查中显示,92.3%的网友支持宣武、崇文,7.6%的网友支持东城、西城方案。虽然参与调查的人不多,但还是可以从某个侧面反应大家的心声。

  在当前中国推进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文化品牌产业已被列为战略产业。而在我们身边,一场以发展经济建设世界城市的名义牺牲传统历史文化品牌的行动在老百姓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尘埃落定,留给后世的如果仅是高楼大厦和一堆毫无文化积淀的区域名字,他们的心中会作何感想?

  只有一个崇文,只有一个宣武,历史文化品牌的不可复制性让它们一旦消失即永不复存,真可谓是“东西”繁荣新人笑,“文武”殆尽旧人啼。

  弃“文武”留“东西”,令人扼腕的首都历史文化品牌之殇!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维视互动,作者:王永





TAG标签: 网站建设公司 SEO优化 营销推广 微信小程序 App开发 网站建设 资本 网页设计公司 品牌设计 VI设计 北京网站建设公司 注册公司 电商运营 html5 高端网站建设 人力资源公司  
来源:严选企业服务